close

二宮和也在「黃色眼淚」裏飾演可以說是原作者永島慎二的分身 - 漫畫家, 村岡榮介。
打從出道以來,他的演技就獲得了極高的評價。交織著強韌與脆弱的存在感,一個表情就可以緊緊地揪住人心的說服力,天生的音質及絕妙的發音...這種獨有表現力的魅力正逐年增加著,於是就更能體認到他的才能之深不可測。在克林伊斯威特所執導的電影「來自硫磺島的信」裏演出,在松本大洋原著的好萊塢動畫片「鉄コン筋クリート」裏首次擔任配音的工作,他的演員的工作正持續進行著。剛從美國回來就進入了這部電影的拍攝工作,對於演技的想法卻一點都沒變。

 -讀了劇本後,你覺得這是甚麼樣的作品?
  「不就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嗎?嗯...也許有人會認為我不應該這麼說,我,劇本只讀了自己的對白哦!其他的資訊對我來說是沒有必要的。把握住角色的全部比掌握作品全體的方向要好上100倍。劇本整體的走向只要交給導演及製作小組的人不就可以了嗎?因為我是信任著他們跟著他們一起工作的」

 -也就是說,你只是把自己交給他們?
 「嗯。其實,一般來說,了解作品整體流向會比較好,只是我採取了不同的做法。因為,太可惜了嘛!為什麼會想要參與這部作品的演出?我也很想自己看看嘛!等待著電影公開上映,看著雜誌之類的報導,『好像很有趣耶』這麼想著,接著就去看這部完成的作品。也就是說,這時才會第一次體會到,『啊!能參與這部作品的演出真是太好了』」

-所以說,比起演出者的立場,作品整個完成後會變成甚麼樣子對你來說反而比較重要呢!
 「嗯。因為我是看電影的人嘛(笑)」

 -「演戲」的樂趣在那裏呢?
 「演戲啊,1個人是沒辦法的對吧?所以說,樂趣就是看大家怎麼做了。雖然有點矛盾,但這個矛盾卻很有趣。所以,即使導演要求『這樣做做看,那樣演演看』,還是會有辦不到的時候呢!」

 -因為自己的情緒沒辦法和導演的要求達成一致?
 「也不是這樣啦,而是對方並非和導演的演出方式一致。也就是說,因為並不是和導演一起演對手戲。我還是比較想跟與我一起演對手戲的人對戲。譬如說,跟經紀人聊天時的自己與跟團員們聊天時的自己,與不同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不同的變化對吧?但是,有時候會反過來被要求,而我沒辦法遵照辦理。像這樣的狀況,有時也會發生呢!」

 -在那種場合下對方會做甚麼樣的反應是很重要的!
 「沒錯!所以,我在家不但完全沒翻劇本,對於角色本身也沒刻意去考慮些甚麼。因為這樣不是很可惜嗎?總覺得會因此而喪失了很多可能性。我是覺得,與其一個人思考,不如大家一起邊想邊做會來得有趣些」

 -是不是因為如果想法固定住了,到了現場就無法自由發揮?
 「大致上是這樣吧!當然,一定有很多人即使有了固定的想法,到了現場還是能自由發揮。但我卻不是這樣的。而且,也許這麼講會有點怪,自己是甚麼樣的人,說不定別人比我還清楚,不是嗎?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人」

 -因為做的是經常被看的工作呢!
 「沒錯。所以說,榮介是什麼樣的一個人,與其是我們自己想,不如交由其他的人來想會比較好哦。我覺得角色只要有個明確不動搖的軸心的話,就是個完全成立的世界了。因為,嵐每個人啊,都是很有才能的!只要把他們所看到的(自己的事)原封不動地展現出來,應該就會是最好的。我想被大家這麼看,這種想法太自我了。平常的時候,1個人的時候是絕對沒有的,不是嗎?一定是其他的人和我在一起時的二宮和也」

 -也就是說,因為有其他的人,所以才有二宮?
 「沒錯,沒錯。也就是說,因為有其他人的存在,所以自己才會被認識」

 -這部電影裏的每一個人都奮力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著,與他們的想法有同感嗎?
 「我啊,不太與自己所演出的角色有同感,所以沒法子說什麼,不過,也不是不了解他們的想法。我覺得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是這個時代的夢想應該有的樣子,而並非是夢想的實現。明天絕對會比今天更好也是個夢想,是個只要這麼說著就會實現的不可思議的時代。但,果真還是得犠牲些什麼。這4個人都沒有固定的工作,不過,他們應該明白這是必經的路程所以才會去做的。所以說,我覺得他們有點像小孩子,相信自己所喜歡的東西,而且,如果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就不去追求」

 -那麼,可以介紹一下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嗎?
 「設定方面好玩的地方是,Leader比我小一歲,松潤是二十歲(笑)」

 -哈哈哈哈哈
 「還有什麼呢...希望大家能觀察一下犬童導演與嵐之間的化學反應,有點嵐飯的感覺・・・還有對白交錯後才看得見彼此的關連性、周圍的人都與高度成長期共同成長著,而自己卻為了追求夢想而跟不上時代。如果連夢想都捨棄的話,就可以讓自己隨著時代的潮流前進,但卻沒這麼做。也有像這樣的糾結呢!有趣的,大概就是像這樣的地方吧!總覺得,這並不是一部講求豪華、娛樂性的電影哦!如果這個被拿來當訴求重點的話,那就有點可怕了呢!」

 -(笑)不過,應該是一部可以深深地打動人心的作品吧!
 「嗯。與其說是娛樂性很高的作品,倒不如說是有觀賞價值的作品。雖然有些地方看不太懂,但還是覺得很有趣,不是有這種電影嗎?類似,那個地方想表達的是什麼啊?來稍微思考一下吧,這種感覺。像這樣的,即使電影看完後,並不代表就這麼的結束了,而是會有一些東西留在心裏頭」



christine的感想:
 H真是一本好雜誌啊!
 覺得小NI對戲劇的態度是把自己抽離,以觀賞者的角度,客觀的俯瞰整個作品。他的愛,不是表現在角色本身,而是整個作品。所以他不會刻意加入自己的色彩,把決定權完全交給導演。由於他是個重視團隊,不求個人表現的演員,與共同演出者、工作人員之間的關係性就變得很重要了。一個好的作品,並不是靠一個人就完成得了,而是要靠整個團隊互相撞擊、產生出不同的火花。與其他演員之間的對戲也是,就像接球一樣,依照對方所抛出的球而有著不同的應對方式。他喜歡的是互動、溫暖的感覺,不是很想當主導、掌控一切的戲劇獨裁者。其實,這樣的演員會比較不吃香,因為不夠突出。有著獨特風格的戲劇獨裁者往往比較容易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。但像小NI這一型的演員反而比較容易細水長流。導演應該也比較愛跟這一類的演員合作吧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rist38 的頭像
    christ38

    Christineの窩

    christ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